VR购物究竟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淘宝Buy+在造物节上的公开亮相,再一次引爆了VR购物乃至整个行业。但是经过一个周末的冷静思考后,我们不禁要问一句:VR购物究竟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之所以有这个疑问,是因为在私下的讨论中,不少朋友都认为:VR购物没有真正的需求因为逛街购物的最大群体是女性,很多女人将逛街作为一种乐趣、一种社交,而虚拟购物缺乏这种价值。连逛街的乐趣都给剥夺了,广大的女性朋友愿意吗?
1?另一方面,要想替代目前的网络购物,VR购物似乎又面临着各种貌似难以克服的困难:

网络上数以亿计的商品如何转化成可以VR浏览的数据?

消费者如何获得实用且可普及的VR终端?

习惯了网络购物简单方式的用户是否会接受VR购物的模式?

……
6 当一件新事物出现的时候,我们作为旁观者,总可以针对它提出各种质疑,因为新事物往往意味着不完美,意味着存在各种缺陷……但是,我觉得不能仅仅因为暂时的缺陷而否定它,而是要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以淘宝Buy+为代表的VR购物究竟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呢?

关于线下和线上

对于VR购物将会取代谁的问题,其实并没有绝对的答案。我更倾向于这是一种购物体验的升级,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可以通过VR购物的方式来提升用户体验。

如果在品牌店中消费者可以通过VR直接快速换装或者查看包包的整个设计、制作流程,如果在网站上消费者可以直接走到维密模特身边看着她们换装走秀(目前淘宝Buy+已经可以初步实现这种设想),这种体验你希望拥有吗?
3关于商品VR化的成本

对于VR展示的成本,之前阿里移动平台资深总监庄卓然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过:现在做一个比较好的模型,成本大概会在几百元的样子,未来希望会降到几块钱或者几十块钱的水平。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个成本对于一些比较正规的淘宝店家来说是完全可以承受的。现在淘宝店请模特拍照、拍视频、投广告导流的成本也并不低吧。而对于淘宝店家来说,哪怕只是为自己增加一个独特的标签,在VR购物方面做出尝试都是有利可图的。

4关于VR购物终端

淘宝Buy+在最近的演示中使用的都是售价6888元的HTC Vive,考虑到搭配的主机,那么一套系统的成本大概在15000元左右。这个成本对于个人用户来说确实有些高,但是正如传统PC和手机并不是专门用于网络购物,我们为什么要将一套VR购物系统的成本计算得这么严格呢?HTC Vive已经销售得这么火了,VR购物也只是与其互相促进而已。

更重要的是,如果转换到商家模式,也就是O2O或者纯粹的线下展示体验。那么即便纯粹从成本考虑,对于一些线下实体店来说,如果能使用一套VR购物系统实现无限量的产品展示,相对于扩大店面来说也是很划算的吧。
5关于购物习惯

消费者是否愿意改变习惯而转向VR购物……这个问题,我觉得似乎存在根本性的混淆。因为从核心定义上来说,VR购物目前来看只是一种体验形式,而不是一种不同的销售渠道,VR购物与线上购物、线下购物并不是并列的概念,它更像是终端屏幕以及产品展示形式的升级。
6
我们最初从线下购物转向网页购物,再到从网页购物转向手机App购物,这些渠道的转变过程存在消费者的习惯问题,但是这些障碍在初期完全可以用简单的价格策略来克服。

另一方面,线上购物的形式也从最初的文字性介绍,到后来的图片介绍,再到后来随处可见的视频介绍,商家对于产品的展示形式也在不断进步。而消费者对于这种体验模式的升级,其实一直都是乐于接受的。不过在消费体验的升级过程中,也有一个前提,就是购物的体验以及购物的成本要相应的提升和降低


在回答了这一系列问题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VR购物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呢?我想大家应该都已经有了答案。VR购物绝对是未来购物体验的一个进化方向,如果VR购物真的进化到淘宝Buy+最初宣传视频中说的那样,我相信绝大多数消费者是不会拒绝的。


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实现这样的转化,阿里和京东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成本问题。目前VR购物的最大问题在于,系统的便利性和转换成本,这其实也是整个VR在普及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不过我想对于财大气粗的阿里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成本方面,阿里表示未来不排除赠送(VR设备)的可能;体验方面,成立了专门的阿里巴巴VR实验室GM Lab(Gnome Magic Lab),巨额投资AR技术先锋Magic Leap(最近大火的《口袋妖怪Go》的共同出品方),不正是为了这个趋势而准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