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又拿下数亿美元融资,AI芯片企业为何如此吃香?

寒武纪今天宣布完成了数亿美元的B轮融资。这离2017年8月寒武纪宣布完成A轮1亿美元的融资才不到1年时间。如今的这笔融资,让寒武纪从去年估值的10亿美金一举上升到了25亿美金。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致力于AI芯片的寒武纪如此吃香,并受到投资人的追捧呢?

瞄准AI芯片的寒武纪

围绕AI,势必跳不开两个话题:一个是算法、一个是算力。常见的深度学习及其分支CNN(卷积神经网络)词汇,这些都和算法有关。但对AI来说,有了算法还不够,要处理庞大的数据样本,还需要有强大的算力支撑。

早前,比如谷歌大脑,在2012年的时候仍需采用1.6万个通用CPU核跑上数天来学习如何识别猫脸。对于厂商来说,这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开销,也意味着效率低下。通用CPU显然难以支撑智能时代的发展。如何提高效率,如何让芯片拥有足够的算力为算法提供支撑?人们纷纷把目光转向了AI智能芯片。而寒武纪正是其中之一。

但针对于AI芯片的设计思路,并不是所有厂商都相一致。有从结构层面去逼近人类大脑,比如IBM的TrueNorth芯片;也有从功能层面模仿人类大脑,主要产品就是通常的CPU/GPU/FPGA/ASIC芯片。不同芯片间又有着巨大的差异。

GPU由于并行计算能力受到追捧,但价格一般十分高昂、功耗也惊人。此外,GPU一般用于图像处理相关领域。FPGA芯片可以说极大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缺陷,局限则是峰值性能不如GPU,编程难度也较高。在大众消费领域,特别是仅需本地计算的终端上,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优势十分明显。有着可定制或半定制特性的ASIC,可以采用SOC+IP的模式缩短开发时间。简单来说,就是可以拿现成的东西进行资源整合。寒武纪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打磨AI芯片还需自身硬

在去年11月,寒武纪科技发布了三款全新的智能处理器 IP 产品:面向低功耗场景视觉应用的寒武纪 1H8、拥有更广泛通用性和更高性能的寒武纪 1H16,以及可用于终端人工智能产品的寒武纪 1M。而在今年5月份,寒武纪更是推出了云端AI芯片MLU100芯片,并展示了搭载MLU100的板卡。该芯片采用的台积电16nm制程工艺,理论峰值更是高达166.4 TOPS。

寒武纪陈天石更是当仁不让地表示,“不管是从性能比,还是功耗比来说,寒武纪都将树立智能芯片领域的新标杆。”而也是寒武纪MLU100云端芯片的发布,使得寒武纪有别于其他一众AI芯片厂商。大多数AI芯片厂商要么是致力于终端AI,要么致力于云端AI,不像寒武纪一般从两方面入手。MLU100云端芯片不仅可独立完成各种复杂的云端智能任务,更可与寒武纪1A/1H/1M系列终端处理器完美适配。最终实现终端和云端在统一的智能生态基础上协同完成复杂的智能处理任务。

对于一家2016年成立的公司来说,似乎不能要求太多。但有着中科院背景的寒武纪时常见诸报端。在全球知名调研机构Compass Intelligence的一份报告中,对当前致力于AI芯片的公司给出了一份排名,寒武纪仅次于中国华为、联发科、瑞芯微等几家厂商,地平线科技居于其后。而此前因三星而名声大噪的深鉴科技并未出现在榜单中。

但对于企业来说,更为重要的或许是商业化落地。亿欧智库在不久前发布了《2018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研究报告》。亿欧更指出,当前AI企业,有9成都处于亏损状态。而在这份报告中,值得一看的或许是人工智能商业落地100强榜单,寒武纪科技仅次于优必选位列第一梯队,预计2018年营收将达10-20亿人民币。显然,寒武纪科技拿下该轮数亿美元融资并非没有原因。写在最后

寒武纪获得新一轮融资有其自身因素在其中。但是在中兴因芯片(暂且不论何种芯片)原因生产受阻的当前,国内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芯片自造的声音。这也对芯片相关企业带来了利好因素。在AI热潮的当下,AI芯片企业也许将获得更多的机会,但前提是自身实力过硬。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