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i7 8700K性能强,但贵得“不科学”!理性的玩家依旧会选Ryzen 5!

只需要一半的钱,却能买到90%的性能!或是以双倍价入坑,你会怎么选?

在国外吹水多时之后,英特尔终于在国庆假日期间,正式发布了国行8代酷睿产品,国行售价也随之正式公布。其中我最关注的i7 8700K要价3400多元……
跟之前X299平台的6核心12线程i7 7800X产品2999元的价格比起来,竟然不降反升……

其实,哪怕是在AMD Ryzen渐入佳境的上半年,英特尔的产品在同规格的对比中也是没有输掉性能优势的。之所以被AMD Ryzen家族抢走大量市场份额,完全是因为产品定位和定价上的问题,被AMD打了个“田忌赛马”。

尤其是Ryzen 5系列的6核心12线程产品,直接定价到跟4线程的酷睿i5一个区间,借助强大的规格,获得了翻倍的性能优势,产品力爆棚,让英特尔在DIY市场很被动。

以至于英特尔不得不一改牙膏厂作风,7代酷睿面世仅半年就宣布了8代酷睿的计划。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主流平台上加入了6核心12线程产品线。

以往主流平台的顶级i7只有4核心8线程规格,售价2000多元。6核心12线程以上规格则是留给X99、X299顶级平台的。单CPU价格就是3K起,算上主板,一个平台没有6K+难以拿下。

现在LGA 1151主流平台的8代酷睿的i7 8700K也拥有6核心12线程规格,就在我们满以为知耻而后勇的英特尔能意识到自己定价策略的问题时,英特尔却再次傲娇地为8代酷睿定了一个让我难以理解的价格……
当然,所谓“主流“平台的好处是主板便宜不少,相比起X299主板3~5K的价格,Z370也就1000元出头。这么看你会觉得i7 8700+Z370还是很实惠的,但让我们来看看AMD Ryzen的定价……

没有对比真的没有伤害,同样是6线程12线程,R5 1600仅售1500元,不到i7 8700一半有没有?算上主板,R5 1600平台2000元就能拿下,而i7 8700怎么也
得4K+……

价格贵了一倍,性能能翻倍吗?英特尔忘了“后来者”应有的谦虚……

价格贵了一倍,性能能翻倍?别扯了,这几天我仔细翻看了A、I两家的官方资料,再结合上国内外媒体的评测,综合A粉、I黑;I粉、A黑双方的结论,我相信我获得一个接近真实的性能评估。

结论是:i7 8700 6核心12线程,相比i7 7700的4核心8线程,在核心规格上提高了50%,最终性能也提高约50%,这并不是巧合。

第8代酷睿的IPC (CPU每一时钟周期内所执行的指令多少)并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同频率性能和上代产品并没有明显不同(CPU性能=IPC×频率)。所以英特尔依旧只能在同频率单核心上略胜,但AMD从来不跟英特尔玩对打,可以看到同价格区间,AMD的产品总是多出30~50%的核心规格。

你如果要拿同样核心规格的8代酷睿和锐龙R相比,英特尔在性能上确实占有一些优势,但真的只是“一些”。对比起价格100%的增幅,这个性能增幅只能用可怜来形容。

相反若拿同价格区间的产品来对比,锐龙R系列依旧完胜酷睿……

理性的DIY玩家不买账真的很正常!换谁也不愿做冤大头

DIY市场是个意见领袖起关键口碑作用的市场,KOL们又以理性的极客人群为主,这群人不好忽悠,并不是性能好就能获得人心。产品力是产品性能、价格、配套、可靠性……等等一系列综合因素的整合。

就当前看来,就算是提升了规格的8代酷睿,在产品力上也和7代产品没有太大差别。而早在今年5月,3DCenter就公布过一组关于CPU关注度的调查,其中锐龙系列受到的好评一度超过80%,而7代酷睿仅有12%的人表示喜欢。这已经侧面反映了英特尔定价策略眼中影响了用户的选择偏好。

所以进入下半年后,我们在DIY市场看到AMD的份额在持续飙升。用户不傻,尤其是DIY用户,都精明着呐。CPU+主板也就2000元的锐龙R5平台,在性能上却堪比规格升级后的新i7(一半的价格,提供约90%的性能),你说大家会选谁?


当然,很可能英特尔的决策团队也是心知肚明的,国行定价就是个坑。我们看到虽已“正式”发售,但渠道依旧处在“无货”的高度缺货状态中,或许他们本就没打算卖出去多少……难道弃疗了?还是在拖延时间,筹划一个我们意料之外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