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花3亿购买支付牌照到底值不值,算完这笔帐你就知道了!

为了一块支付牌照,滴滴可谓煞费苦心。早在今年3月份,就有传言表示滴滴计划耗资4.3亿元全资收购北京一九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曲线获得支付牌照。滴滴官方当时表示,“滴滴将持续专注出行领域,并无进入支付行业计划。”

滴滴并无进入支付行业的计划,但并不意味它不会获取支付牌照。传言如今得到了证实。北京高阳捷迅技术有限公司作价3亿转让子公司北京一九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接收方上海时园科技有限公司背后唯一股东恰恰是滴滴出行有限公司。

似乎这与传言中的4.3亿相差甚远。但其实在今年10月份,阿里、滴滴等就对北京高阳捷迅实现了增资。滴滴控制人程维通过自己控制的嘉兴桔子共享投资合伙企业出资1亿元收购了高阳捷迅3.14%的股份。最终,滴滴还是选择了直接控制一九付科技有限公司。

那么,花3亿元购买一张支付牌照到底值不值呢?从2011年5月到2015年3月,央行一共发出8批共计270张支付牌照,此后,发放一度暂停,进入存量时代。直到今年6月底,传化支付宣布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才使存量增加。但在发放、续展过程中,又有24家被央行注销支付牌照,现存支付牌照仅247张。

而支付牌照涵盖业务则包括网络支付(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具备互联网支付业务的支付牌照更只有111张,现存仅108张。而北京一九付支付科技这张支付牌照恰为互联网支付牌照,并经由第四批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得续展。

在市面上,涵盖业务越广的支付牌照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卖价。即便是仅有互联网支付业务的支付牌照,在2015年央行宣布暂停发放支付牌照时,也能够卖出3亿元的高价。而央行对传化支付的牌照发放并非对支付牌照有所松动,前景仍旧并不明朗。

一九付本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但其此前曾收到行政处罚,因“未按规定存放客户备付金1200万元”等原因被罚款12万元。并且,在2017年截止到9月30日的时间里,一九付净利润为-479.27万元。一九付支付业务正在萎缩,造成高阳迅捷急于脱手。在情势尚不明朗的形势下,选择以较低代价花费3亿元获得互联网支付牌照,是滴滴出于布局自身业务的需要。滴滴平台每天都需要处理大量的订单交易。早在今年1月份,滴滴出行发布的《2016年度企业公民报告》就指出,“滴滴平台每天直接为207.2万司机提供人均超过160元的收入,总计3亿多元人民币”。由于没有互联网支付牌照,滴滴只能通过接入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的方式进行交易。

但是,接入第三方支付方式也意味着需要另行付费。即便在2016年9月6日(96费改)开始实施《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银行卡收单业务的收费模式和定价水平进行了重要调整,但部分费率仍旧维持在0.6%左右。(支付宝向滴滴收取的费率可能会因大量订单的存在会更低)

假设以0.6%的费率收取,以今年1月份滴滴为司机创造的这部分收益为准计算,单单每天滴滴需支出的费用就在180万元,一年(记365天)更是高达6.57亿元。而这还未计算滴滴平台已经抽成的金额。与6.57亿相比,滴滴为支付牌照花费的3亿或许算不了什么。

拥有互联网支付的支付牌照后,滴滴完全可以省下向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的这笔费用。与此同时,还能够通过支付产生的沉淀资金获取收益。对于滴滴而言,更可以将用户和消费数据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再将数据暴露在腾讯和阿里面前。甚至可以通过数据拓展新的变现模式,而不是被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控制。

滴滴正是打着这样的算盘以3亿元的合理价格收购了一九付。问题是,滴滴的支付来了,打车时你是选择滴滴的一九付支付呢,还是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支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