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京东与阿里的“黑稿”事件,到底是谁动了谁的奶酪?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刚过去不久,阿里与京东就开始轮番上演被“黑稿”事件。在这场愈演愈烈的事件中,或许只有还原事情经过才能看清事件的真相。

到底发生了什么?

22日,微博认证用户“惠翔律师”发文《阿里巴巴法律顾问:舆论异常操作 特向社会公布》指出,在双十一大型活动前,“近五百个账号在同一时间段,持续发出相关网帖超过9700多篇”,“圈定在以所谓‘二选一’和‘垄断’为名,行恶意攻击阿里巴巴之实的,就达4600余篇”。

互联网实验室曾在8月发布《中国超级电商平台竞争与垄断研究报告》,并于近日推出《网络平台“二选一”行为对平台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或许是为防止上述报告被他人恶意演绎和利用,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于22日晚、23日晨发布朋友圈对阿里巴巴“舆情异动”进行了回应。

23日下午,微博未认证用户“今晚月色很美1994”开始爆料,指出京东曾与互联网实验签订一份价值200万元的合同,其附件内容为《推动工商总局对天猫平台“二选一”反垄断立案调查项目建议书》。虽然网友有所质疑,认为“要是把签章也爆出来就好”,但该爆料还是意料之中地将阿里的“舆情异动”跟京东与互联网实验室的合同牵连到了一起。

23日晚间,方兴东发表声明,声称从未签署过爆料所称“合同”,并认为“互联网行业‘二选一’现象本来就是行业乱相,涉及垄断,互联网实验室有权利、有责任公正调查、积极研讨并呼吁政府监管。”但声明并未阻止人们的猜测。

24日,“今晚月色很美1994”再次爆料出一份京东与互联网实验室签订的价值60万元的合同,附件内容为《电商平台反垄断与治理问题研究项目建议书》。两次曝光的合同内容附件似乎恰好契合互联网实验室于此前发布的两份研究报告。顿时引发舆论热议。

同日,阿里巴巴集团法务部发表声明,称“遭遇到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的组织策划,制造谣言,操纵舆论,攻击诋毁阿里巴巴的违法行为”,并将“依法向司法机关启动报案程序”。与此同时,阿里巴巴法律顾问“惠翔律师”将整理的恶意攻击部分账号清单公布于众。

25日,由于多个平台出现《京东花260万高价,多次雇佣方兴东写黑稿攻击阿里》、《京东260万雇佣方兴东写黑报告攻击阿里背后》等文章,京东回应称“从未与任何机构合作发起针对他人的恶意造谣”并且“长期以来遭受系统的、有组织性的、毫无事实和法律依据的恶意攻击及抹黑。”并表示将对近期不实文章,追究法律责任。

27日,“惠翔律师”继公布恶意攻击阿里巴巴的媒体账号之后,开始公布疑似水军的账号。似乎黑稿事件并不仅仅停留于媒体,阿里试图将背后的黑色产业链连根拔起。但对于更多观众而言,想要了解的则是事情的真相。

真相是什么?

在最终的真相出来之前,目前的一切都只是猜测,并没有任何一方展示出了足够的证据证明是竞争对手在恶意抹黑对方。此外,未认证的爆料人爆料内容真实性仍有待查证。但可以确认的是,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都指出了“黑稿”的真实存在。那么这些“黑稿”为何会出现?

暂且引用互联网实验室公布的数据,其指出“2017财年,其(阿里巴巴)全年GMV(总销售额)达到3.77万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国第六大省GDP总额。”阿里“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到4.54亿,占到中国网民用户62%的比重,且单位活跃用户GMV数额高达8297元”。

而在双十一当天,天猫交出了1682亿的交易额的答卷,京东也给出1271亿的下单金额。尽管双方的销售额在事后引来掐架,但仍旧表明了电子商务的广阔市场。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均指出“黑稿”集中爆发于该段时间,也表明了这个市场备受关注。

“惠翔律师”整理的恶意攻击的部分帐号清单,令人叹为观止。而在后续的信息透露中,疑似“水军”的身影出现,更让整个事件呈现出阿里口中所说的“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的组织策划,制造谣言,操纵舆论”。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所有黑稿中均出现了水军的身影。

很有可能,阿里所说的“黑稿”事件包含两者。“黑稿”出现可能有两种原因:竞争对手肆意抹黑;媒体自发组织撰文。前者是竞争者的为达到商业目的而做出的,后者则是媒体为扩大自己影响力或者不当获利而做出的。在诸如双十一等热点事件以及与“二选一”话题有关的事件中,不少媒体为博人眼球可能采取了断章取义出现与事实不符的描述,或者在不对新闻源加以查证的基础上撰文,导致谣言的进一步扩大。

作为电商巨头,拥有庞大体量的阿里与京东一举一动都引发着大量关注。媒体在诸如二者的大型活动、财报发布、新业务启动等时间点发布文章本是意料之举。但部分别有用心或者试图扩大自身影响者,可能混迹于9700余篇稿件中,成为了攻击阿里的那4600余篇。在阿里与京东为此大伤脑筋之时,部分媒体却率先尝到了奶酪。

写在最后

通过黑稿抹黑竞争对手、抹黑企业显然是不当之举,阿里选择法律武器维权是看中其能够在最大程度消除负面影响。在阿里、京东黑稿事件中,获利的或许是那些瞎撰写的媒体。但倘若涉及造谣、诽谤,此前引用未经证实的爆料便撰写“京东多次雇佣方兴东写黑稿攻击阿里”的媒体或许需要等待奶酪背后的老鼠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