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oLens国行版“登陆”,这只是微软的第一步

微软HoloLens国行版于日前获得国家3C认证,据悉,该款设备将由名硕电脑代工生产。该产品名字则是可穿戴式电脑。从进入中国市场来说,与同行相比,微软已经远远地将它们抛到了身后。但其实,早在很久之前“登陆”便有了预兆。

HoloLens官方上线

微软的HoloLens混合现实设备,在2015年1月与Windows 10同时发布。这无疑也象征着该款设备在微软心中的地位。而在2016年10月,微软 Hololens 消费者版本开始在欧洲多个国家开放预订,包括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爱尔兰、新西兰和英国等国。

也是在2016年的WinHEC硬件大会上,微软宣布将于2017年上半年面向中国市场发售HoloLens设备。紧接着在2017年2月10日,微软HoloLens官方微信平台、新浪微博正式投入运行。并且声称“随着官方微信平台的正式上线, 微软 HoloLens 登陆中国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而最具暗示性的消息,莫过于3月30日,官方微信平台发表的《如何正确佩戴HoloLens》一文,行文似为为消费者量身定制的产品佩戴说明。有读者在文章留言中打趣道“有了才能说怎么用”,直讽HoloLens尚未在中国发布。4月6日,微软HoloLens国行版便通过了3C认证。算是作为对读者留言的答复。

但目前HoloLens具体发售时间与价格尚未透露。此前在各个不同货币体系的国家内零售价格略有不同。在欧元体系内包括德法等零售价高达3299欧元,约合3633美元;英国零售价需2719英镑,约合3335美元;澳大利亚零售价4369澳元,约合3308美元;新西兰零售价则高达7829新西兰元,约合5527美元。可以说价格从3000美元到5000美元,参考3000美元的售价,国行版售价可能至少在20000元。

Windows平台更新

正如读者打趣“有了才能说怎么用”,我们难免也要说一句“有了也要告诉能去哪里用”。HoloLens混合现实设备,作为可穿戴PC,无需连接电脑。作为一款硬件设备,需要平台提供支撑,微软特意为HoloLens量身定制了Windows Holographic平台。此次国行版极有可能在该平台上有所调整,使之更适合国人行为模式。

最初,包含Holographic的硬件设备除了HoloLens之外,还包括Surface笔记本。而在去年6月的台北电脑展上将Holographic平台开放给第三方硬件厂商。紧接着在十月份时更是宣布宏碁、戴尔、惠普、联想、华硕等厂商合作推出基于Holographic平台的头显。宏碁在3月底推出基于该平台的开发者版本VR头显,并将在今年国外假期期间(大概是“开始于10月结束于黑色星期五或感恩节”的时段)有望推出消费者版本头显。硬件厂商的加入无疑在壮大这一平台的力量。

Holographic平台尽管有其特殊之处,但本质上仍然属于Windows 10系统。对于该平台,可以理解为AR/VR时代的Windows系统,微软的目的昭然若揭。目前的通用Windows应用也能够在该平台上运行,可以以2D画面呈现在显示屏上,让该平台轻松获得成千上万的应用。

但比起这些,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去年10月,微软宣布推出Windows 10 Creators更新,这才是微软开创虚拟现实时代的核心。 而早在3月27日,微软服务器上就流传出了该更新的RTM版本。甚至当时就有人指出微软将在4月11日迎来Creator创造者更新。而事实也恰如所言。该次更新将主要围绕微软3D/VR等展开。

它的出现将使得用户创造的VR内容呈现爆炸式增长,并将有能力通过相关HoloLens以及VR头显来查看相应内容。对于头显来说,该次更新意义重大。Microsoft Edge浏览器也开始直接支持3D功能,其浏览器的立体内容可以直接通过HoloLens进行浏览,而不再需要其他插件支持。同样的,Microsoft Edge也可以在新的VR头显中使用。可以说HoloLens国行版适逢其时。

零镜观点

微软试图依靠其平台一统PC端头显,而中国市场的开发者也因其着实兴奋了一把。但是其他平台也并非没有活路,此前微软方就曾声明,虽然Rift和Vive并不会拥抱新的平台,但是微软也不会阻止人们使用这些硬件。在中国市场,微软的MR头显具有绝对的权威,也很难看到有其他MR头显敢于与微软叫板。而VR头显,Vive等头显仍旧有着一定号召力。HoloLens国行版抢占的是MR领域的高地,至于VR头显,随着微软平台的更新,将会迎来一波野蛮生长。

对于整个市场而言,微软的目的显然不在于竞争,而是推进市场的发展。定价299美元的微软系头显便是明证。做大整个市场,对于微软这样的系统厂商,以及各大开发商、硬件厂商等,才会有获得收益的机会。随着HoloLens国行版的发布,也将会有更多力量去推动它的前进。中国市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而这一次,微软抢在了竞争对手的前面。